三农|用好十招应对小麦晚播
“霜降”将至,正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种最佳时间和关键时期,但受近期降雨、降温“双降”影响,今年冬小麦晚播面积预计比常年增加,培育冬前壮苗的难度进一步增加。针对当前生产形势和气象条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制
“霜降”将至,正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种最佳时间和关键时期,但受近期降雨、降温“双降”影响,今年冬小麦晚播面积预计比常年增加,培育冬前壮苗的难度进一步增加。针对当前生产形势和气象条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制
底肥是小麦吸收养分的主要来源,而今年小麦在晚播的情况下,施用底肥也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最怕九月初一下雨”这句农谚在民间流传已久,尤其是华北、黄淮一带的农村地区,老人们常念叨“九月初一雨涟涟,阴雨绵绵到麦寒”。今日正值2025年农历九月初一(10月21日),全国多地出现降雨天气,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农业智慧?又折射出哪些气候规律?让我们从科学和
比如河南、山东大部,江苏、安徽北部,陕西、山西等地,由于土壤墒情大,含水量高,小麦无法正常进行播种工作。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今年国家持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稳定落实最低收购价、补贴等各类政策,扩大主要粮食品种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和撂荒地复垦
济麦22在黄淮海地区表现抢眼。它穗大粒饱抗倒伏能力强。亩产轻松突破六百公斤。连续多年种植面积稳居前列。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时节,玉米、水稻是市场的主角。按照以往规律,小麦此时处于配角的地位,价位通常在每斤1.2元以下。但是今年不一样了,在玉米上市的时节,小麦当上了主角。
此次降温天气主要覆盖东北和黄淮海主产区,长江中下游覆盖范围较小。目前,东北地区秋粮产量已经形成,今年的收获进度比去年略快,再加上局部降雪量小,降温天气对当前秋收影响有限。
玉米秆还在地里堆着,田里的积水没退完,眼看播种期快过了,不少农友急得直转圈:“今年这小麦还能种不?种了能有收成吗?”别慌!晚播不代表一定减产,掌握对方法,产量照样能稳住,今天就把关键招儿说透。
三春不如一秋忙,各地秋收相继迎来热潮。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秋粮丰歉,事关民生根基。目前秋收进度过半,东北、西北、西南等地捷报频传,不过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持续连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今天的节目,
别愁!今天就给大伙扒一扒真正能打的10个小麦品种,个个都是种植面积广、产量顶呱呱的硬角色,新手老手都能用得上。
针对黄淮海地区持续连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带来的影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昨天(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组织动员供销合作社,积极帮助农民抢收抢烘,促进秋粮应收尽收。
“这次连阴雨,相当于给霉菌繁殖提供了天然的‘温床’。”姚彦坡研究员开门见山地指出。他解释,高湿环境下,黄曲霉、镰孢菌、青霉等有害真菌在玉米上极易快速繁殖。这些真菌不仅是人体机会性病原菌,更能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强毒性物质。
“十四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寒露已过,地里还湿漉漉的,农机下不去,小麦种不上?别急,今年黄淮海地区遭遇连续阴雨,山东、河南、山西、安徽等地的农民朋友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三春不如一秋忙,各地秋收相继迎来热潮。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秋粮丰歉,事关民生根基。目前秋收进度过半,东北、西北、西南等地捷报频传,不过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持续连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今天的节目,
10月15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关于全力做好抗灾夺秋粮丰收及秋冬种农资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全文如下:
丰收 黄淮海地区 三秋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秋粮丰收 2025-10-16 06:33 2
天漏了!黄淮海的麦农们心都凉了半截。播种机在库里蒙尘,微信群里全是求助的哀嚎,车轮陷进烂泥地的照片一张比一张扎心。气象台挂出的红色预警像一纸战书,宣告阴雨将持续。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更是冰冷得刺骨:晚播一天,小麦积温就凭空蒸发八到十度。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刻在土地
最近黄淮海地区的朋友圈,几乎被连绵的阴雨“刷屏”了。从9月底到10月中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的降雨量较常年偏多5成到2倍,农田土壤含水量普遍饱和,部分低洼地块甚至出现积水。眼看小麦适播期(黄淮海北部适播期一般为10月5日-15日,南部为10月1
三春不如一秋忙,各地秋收相继迎来热潮。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秋粮丰歉,事关民生根基。目前秋收进度过半,东北、西北、西南等地捷报频传,不过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持续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我们一起去看看当地